首页

奴隶岛欣欣

时间:2025-05-25 20:26:51 作者: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在京开幕 探讨AI赋能新场景 浏览量:58494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24日在北京开幕,将持续至29日。本届活动以“应用导向与要素协同”为主题,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场景。

图为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主办方供图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表示,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作为连续十一年举办的教育科技行业品牌活动,始终立足场景应用,服务行业发展。本届创新周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实践应用,期待与政产学研用各方交流互动、协同创新,为教育数智化转型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多落地方案和创新服务。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马成芳表示,海淀区将以《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牵引,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化AI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应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区域教育治理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积极探索打造教育创新发展的“海淀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海淀力量。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丽表示,智能时代的教育科技发展应充分发挥资源平台作用,加强政产学研用各主体协同创新,以教育供给侧改革助推课堂教学改革,满足民众对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的规范同频共振,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北京数字教育中心运行保障部主任、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专班负责人吕航表示,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双向赋能,以素养为先、育人为本,构建产学研多元合作机制,加强技术产品与教学场景之间的双向促进和成果输出,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教育”的崭新未来。

  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发起,已连续举办十一年。本届创新周将举办开幕式暨主旨论坛、平行论坛、主题工作坊、教育创新应用体验展等,旨在提供智慧共享、促进交流、协同合作的行业专业平台,链接技术成果与教育需求,持续输出可落地的创新模式方法与行业典型示范经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代表通道丨“金头盔”飞行员高中强点赞90后、00后战友

韩国的通货膨胀高企,导致怨声载道。韩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3月,韩国市场水果价格上涨40.3%,尤其是苹果和梨价格飞涨,涨幅均创新高;蔬菜类价格上涨10.9%,其中西红柿和葱的价格出现大幅攀升。

海南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航天领域首现特等奖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把公平竞争审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维护民众利益的重要手段,着力解决影响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堵点,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机制建设、发掘专业资源等方式,不断提升审查质量,规范公平竞争审查程序,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出台。

台风“康妮”致台湾2死580伤 救灾工作有序展开

“看中国”项目创始人、会林文化基金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先生当日介绍了去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完成情况,指出项目的三大突出亮点:“强烈的纪实属性、强烈的情感属性、强烈的创新性”。

鄱阳湖迎来越冬候鸟迁徙高峰

本次内容产品发布分为“国声”“国典”“国风”“国藏”“国潮”“国光”六个篇章。“国声·山河弦歌”篇章推出3个融媒体产品,探寻中华文明,抒怀中国气象;“国典·名家开讲”篇章发布6个产品,沿着中华典籍的脉络,与多位知名学者一道,穿越历史烟云,探寻中华文脉;“国风·曲韵流觞”篇章推出5个系列有声节目,以“互联网+”赋能中国戏曲、曲艺、戏剧等艺术形式,创新空间表达,展现中华文化独特气韵和盛大气象;“国藏·经典悦听”篇章突出“经典、精品、经久”,打造“中华文化经典有声库”和精品有声书第一平台;“国潮·万卷有声”篇章推出8部名家新作、总台独播及全网待播影视剧原著系列有声作品,让“书、影、音”美美与共,和合共“声”;“国光·声动未来”篇章推出服务青少年用户的《少年国学课》,共8部作品,以国风雅乐启智润心。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走出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作为特区政府主管包括公共行政、法务以及市政建设等工作的司长,张永春表示,本届特区政府行政法务范畴全力落实行政长官施政理念,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努力不辜负市民信任和期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